以爱为墨,绘就教育初心;以行践知,书写青春担当。为锤炼专业技能、厚植教育情怀,教育学部特殊教育专业立足专业特色,通过多元实践路径探索成长新模式,在绘画创作、实习实践、学风建设等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特教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执笔绘梦:斑斓色彩展现特教温情
自入学伊始,特殊教育专业便将简笔画训练作为夯实专业技能的基石,通过每周主题创作激发创意、锤炼技法。截至目前,累计完成800余幅主题画作,涵盖儿童教育、心理关怀等多元场景。10月16日,在第六教学楼305教室举办“执笔绘童心,落墨筑师基”主题画展,百余幅精选作品以斑斓色彩传递特教温度。从构思到布展,同学们以协作精神与细致态度完成了一场有温度的展览,获得学部师生高度评价。展出的不仅是画作,更是特教学子对职业初心的坚守。
实践深耕:双校共育浇灌特教栋梁苗
特殊教育专业坚持“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构建多维成长平台。校外,依托启智学校就业见习基地,搭建“课堂教学-岗位实践-就业衔接-协同合作”一体化平台,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适配力;校内,组织赴正定、赞皇特殊教育学校实地学习,沉浸式体验特色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此外,特殊教育协会每周四风雨无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以爱心陪伴特殊儿童成长,在躬身实践中深化职业认知。截至目前,班级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已经突破100余小时,用行动诠释特教人的使命担当。
学风筑基:小组联动激发学习效能
为提升学习效能,特殊教育专业推行“学习小组制”,划分16个小组并由班委担任组长,构建“监督-反馈-提升”闭环机制。在大学英语四级备考中,小组发挥督学作用:辅导员每日清晨驻守早自习,开展单词测试;小组长负责勘误纠错,汇总难点后由辅导员定向辅导。制度实施以来,课堂专注度显著提升,学习氛围愈发浓厚,更搭建起班委与同学的沟通桥梁,为班级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师者引航:温暖陪伴照亮前行之路
专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孙超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学部的支持。从画展筹备中逐幅批注的严谨,到志愿服务前反复叮嘱的安全细节,再到四级备考时每日早到的坚守,孙老师以专业与温情为学生护航。他表示:“特教事业需要‘匠心’与‘爱心’并重,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成长为有温度的教育者。”而学部更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基地拓展、师资力量强化等举措,为学子搭建起从专业认知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成长平台。
学部赋能:筑牢特教人才培育基石
教育学部始终将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校-企-校"多元合作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联合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等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下的能力锤炼平台。同时,学部积极组织老师赴具有办学特色的同类院校调研学习,依托学科优势构建"基础+特色+拓展"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此外,学部还通过汇聚校外行业专家和优秀毕业智慧,汇聚多方优质资源,为学子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成长指导服务。
时光见证成长,初心指引未来。特殊教育专业以绘画传递温情、以实践锤炼本领、以勤学积蓄力量,在特教之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面向未来,学部将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聚焦“新质特教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系迭代、实践平台升级等路径,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