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土壤、地图测绘、区域城乡、旅游文化、自然资源,大至全球变化,小到峡谷的形成,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面,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的关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冀,依托专业特色,具有高尚师德、深厚教育情怀和家国情怀;具备全面的地理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地理专业知识、学科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技术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及地理实践活动;具有出色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关爱学生,热爱地理教学,喜欢钻研教学问题,有成为卓越地理教师的强烈意愿;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能够组织和引领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跟踪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动向并进行终身学习,能够在初级中学等领域成为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学基础、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球概论、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环境学概论、中国地理、水文学、世界地理、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中学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专题研究、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实训等。 师资力量: 理学部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河北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优势,结合自有教师,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选聘优秀师资担任主干课程教师。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总人数的8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近5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 教学实践: 理学部硬件教学设施完善,基础实验室条件设施齐备,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成熟完善。地质标本展室建于2015年,现有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生物化石等陈列标本119种;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及沉积构造、矿物解理、矿物硬度、矿物光泽等手标本4套400余件,在完成《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承担学院学生关于“矿物岩石化石”等科普知识主题活动。 截止目前,地理科学专业在秦皇岛·柳江盆地中国北方地质实习基地、张家口蔚县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定市易县建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地图学》《地质学》《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 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标本模型制作等学生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手绘地图祝福祖国”、“校园定向越野比赛”、“野外实习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专业特色活动。学生在专业内创办“寰宇社”专业社团,依托自身专业特色,举办电子地图制作、科普讲解竞赛等主题特色活动,开展专业知识竞赛、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实验实践技能、助力专业导航教育等工作,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理科学专业与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共建“志愿服务基地”,学生长期在该基地承担讲解、服务等任务,利用标本、图片、文字、场景,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系统讲解地球结构、海陆变迁、岩石矿物、生物演变等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学以致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服务社会功能。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已在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民讲解活动174天,净服务时长超1392小时,接待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厅、省地矿局等各级领导多次,并为“燕赵小记者团”、石家庄市四十一中、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中山西路小学等青少年开展定期讲解服务。
学科竞赛: 为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部邀请南月省教授等进行针对性赛事指导,刘钟妹、李梦科等多名学生在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河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河北省科普讲解大赛等全国和省内专业赛事中获奖,多名学生及团队在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践)项目、千里马标本模型大赛、红烛之光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考研就业: 近5年来,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考研上线率达到30%以上,多名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多名同学在德国国家地理研究中心、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多名学生在石家庄精英中学、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邢台市第五中学、邢台市第十九中学、邯郸汉光实验中学、北戴河第二中学、张家口第十九中学等学校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