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内容
在“新工科”建设与人工智能快速渗透教育场景的双重背景下,传统暑期自主管理模式暴露出学习动力衰减、过程监控缺位、成果难以量化等结构性缺陷。工学部2025年暑假学业能力提升计划以“精准干预—数据驱动—能力导向”为核心理念,依托教育大数据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覆盖“认知—行为—产出”全过程的暑期学业支持体系,旨在夯实学生算法设计、专业阅读、知识表征与跨语言叙事四大核心能力,共收到学习报告349份。
1.算法集训打卡
工学部算法训练群中的2022、2023、2024级学生可参与此项活动,分为C/C++、Python和Web前端三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确定组长1—3名,负责组织打卡集训,提醒队员提交打卡记录并做好登记。要求每名学生视个人情况和题目难易程度每日集训1—4题,暑假期间集训题目最少50题。每个项目组都成立了各自打卡群,并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
2. AI辅助读书报告撰写
利用AI工具辅助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学生选择一本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利用AI工具(如读书报告生成器、文档编辑工具等)撰写读书报告。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3. AI助学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中,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学生利用AI来生成学习重点和课程思维导图,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AI不是替学生学,而是先帮他们“把书读薄”,再带他们把“薄书读厚”,让学生尝到“高效学习”的甜头,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它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第一次拥有“老师专属版”导航图,跟着路径一步步走完,不再因信息过载而提前放弃,这种把“读厚再读薄”的枯燥过程外包给算法、把有限精力留给深度思考的做法,正是目前最稀缺也最容易落地的“教学杠杆”,其真正意义不在于考分涨了多少,而是让“愿意学但无从下手”的多数人找到了可复制的自学模板,在同样的课堂里第一次体验到“我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的掌控感,当这种正向循环被建立,AI才算完成了从工具到教育陪伴的角色转换。
4. AI生成的英文绘本创作
利用AI工具创作绘本,提升学生的绘本创作能力和英语故事叙述能力。学生选择一个故事主题(如儿童故事、寓言故事、传统文化故事等),利用AI绘画工具(如即梦、可灵、豆包等)生成至少10幅绘本插图。实际运行下来,AI绘本并未把课堂变成“一键出片”的秀场,却让更多普通同学第一次跑完了“写故事—画故事—讲故事”的全程:中文稿先被拆成场景脚本,再扔进即梦、豆包,三小时就拿到风格统一的十张插图,过去因“不会画”而搁置的创意就此落地;为了配上英文,大家把生硬的百度翻译改成与AI对话式润色,逐句念给语音生成器试听,直到节奏和押韵都顺耳,无形中完成了两轮口语训练。
秋季学期将启动“暑假成果孵化月”,把算法题转化为竞赛奖项、把读书报告转化为科研立项,真正实现“暑假不断线,成长看得见”。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工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联系电话:0311-80785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