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内容

工学部3D打印科普活动获河北省图书馆官网专题报道

返回 2025-11-06

11月2日上午,工学部“人工智能AI筑梦促成长”志愿服务队再次受邀走进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科冀——成长赋能站”,开展《关于3D打印的那些事》主题讲座及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再次获得现场青少年与家长高度认可,并被河北省图书馆官网专题报道,进一步彰显了我院在科普服务与技术实践领域的良好社会形象。​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志愿服务队提前带来的3D打印作品,引发小朋友们的好奇围观与家长的咨询热潮。讲座环节,主讲队员刘方宇以“2D与3D打印的差异”设问开篇,引导小读者从材料、设备、程序等维度思考,随后结合耗时十余个小时制作的火箭模型,直观讲解3D打印的创作思路;通过3D打印建房视频、高斯泼溅技术科普及打印机分类介绍,拓宽参与者知识视野。针对现场小朋友提出的“模型上色”需求,志愿者详细讲解混色挤出机、树脂染色及后期上色等解决方案。动手实践环节,志愿者完整演示“草图设计—基础建模—挖孔操作—切片导出”流程,小读者们或按指令精准调整参数,或大胆创新设计枪型模型,遇到“孔洞打不穿”“图形不居中”等问题时,在志愿服务队多名队员的指导协助下均成功解决,最终每人都完成首份3D打印模型作品。​

工学部3D打印技术相关工作于2025年伴随工学部创新创业工作室成立正式启动,学部组建“3D打印探索实践队”,团队以技术为核心,积极开展多元实践,聚焦低空经济领域,设计构建垂直起降eVOTL大载重长续航无人机;助力2025届毕业季,设计象征个人计算机的“智能计算机模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通过两周3D打印制作,完成350余份毕业纪念品,分发给学部教师与毕业生,收获广泛好评。​

工学部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既依托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及工学部的全方位保障与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学院立足时代发展、对接产业需求的前瞻性教学改革。此次改革突破传统工科教学逻辑,精准契合产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育要求,通过3D打印技术教学实践,成功搭建“课堂学习—技术实操—成果转化”一体化人才培养链条。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更为他们未来深耕智能制造、产品设计等领域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同频共振,为学院、学部的工科人才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阅读次数:15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工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联系电话:0311-8078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