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我院在春日的暖阳中以蓬勃之姿迎来新学期。开学首日,共有202名教师授课210门次,学生到课率达到99.8%。开学首周,学院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师生以昂扬面貌迅速进入状态,教学环境整洁干净,教学设施高效运转,为新学期教学高质量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领导深入一线,调研了解教学。开学首日,学院院长徐国强、党委书记杨富兴等院领导深入课堂调研教学准备和运行情况,了解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本周教务处、学部教学管理人员持续对教师到岗、学生出勤、课堂互动、设备运行及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逐一“把脉问诊”,不断完善,确保教学运行顺利有序。全院教师均按时到课,学生出勤率高,教学设备运行正常。师生双向奔赴,教与学同频共振。课堂上,教师展现出“硬核”专业素养。工学部专业课程积极创新,融合 3D 打印与 AI 识别技术拓宽学生知识边界,让学生运用所学编程知识实现 AI 语音、图像识别功能 。传媒学部聚焦新闻传播领域将前沿的行业趋势与技术革新深度融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开设《数据采集与新闻可视化》课程。艺术学部《包装设计》课程,创新课程形式,带领学生走进河北省博物院等开展现场教学。教育法政学部组织教师开展精准学情分析,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学生群体则呈现出“热辣滚烫”的学习劲头,积极抢占前排“黄金座位”,同学们精神饱满,听课状态良好。教学保障提前启动,教学服务彰显温度。为迎接新学期,教务处、各学部提前一周启动教学保障工作,提前启动6项保障措施,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检修、教室卫生清洁、教材准备、课表上报、教学检查、教学服务等内容,涵盖了新学期教学启动的各个方面。各学部还为任课老师提供了迎接、接水等热情周到的服务。首周教学运行的圆满开局,充分彰显出我院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春日暖阳中,全院师生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共同谱写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我院在总结前期假期思政教育不断线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统筹谋划,全面部署了2025 年寒假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各学部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技能提升、社会实践等主题,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寒假思政教育活动,确保思政教育不断线,持续铸魂育人。家国情怀,思政铸魂。理学部2023 级生物科学1 班47 名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活动,超40 名同学在班级群分享感受、讲述革命故事,深刻领悟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家国情怀油然而生。教育法政学部2024 级思想政治教育1 班组织学生观看《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影片,学生自行观看后,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革命时期的艰辛与不易,领悟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纷纷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外语学部学生们线上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享革命先辈的故事,深刻领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传媒学部学生实地走访参观了唐山地震博物馆、正定博物馆、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赵博生事迹展览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红色主题展馆、景区与革命圣地,参与学生400 余人次,通过参观学习、观摩打卡、亲身体验等方式感悟红色精神,在重温革命历史中提升个人爱国主义情怀。民俗文化,思政润心。工学部开展以“我的中国年”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学生们充分发挥创意,用手中的画笔展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理解和感悟,使更多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媒学部开展“光影纪实,讲好中国故事”特色影像创作活动,充分彰显学部专业特色,学生们通过摄影、摄像的方式,呈现共产党员、社区志愿者、好人好事、奋斗故事、传统文化、年俗传承等各类主题形象,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讲述中国故事。经济管理学部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图片、绘画、故事、剪纸等多种形式展现民俗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作品。教育法政学部2024 级特殊教育1 班团支部组织同学们观看春晚中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深入领会其内涵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在抖音、快手、微博、B站等平台发布“立春”文化科普视频,借助互联网提高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文学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会组织的“年味・春节”文化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春节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家乡特色的民风民俗,开展微视频、文字和摄影创作,展现家乡独特的过年习俗,成为家乡文化的“代言人”,同时以书写对联等方式体会“书画中的年味”,将书法艺术与春节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学部2023、2024级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书法学专业学生围绕“迎新春”“家乡的民俗活动”等主题,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用艺术的形式诠释传统文化的魅力。劳动教育,思政育人。理学部、经济管理学部号召学生以家庭为起点,开展“厨艺大比拼——学做一道家乡菜”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在班级群内打卡分享。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任佳煜同学在总结中写道:“第一次为家人准备年夜饭,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我体会到了长辈的辛劳,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踏实感。”外语学部、工学部在假期劳动实践方面,纷纷指导学生们进行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洗衣、做饭等。通过家庭劳动实践,学生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增强了家庭责任感,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社会实践,思政化行。教育法政学部学生们结合专业特长,完成以政务实践、企业见习、公益实践、兼职锻炼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到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活动和参与座谈会,与专业人员探讨实际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助力家乡建设。多名同学参与高铁站春运志愿服务,投身社区环境整治、孤寡老人慰问等活动,将法治知识融入居民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理学部2021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 班29 名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累计服务200 小时,清理卫生死角50 余处,帮扶孤寡老人20 余次,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文学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乡所在地的社会实践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走进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爱心护学岗”、社区扫除、关爱老人“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提高思想素质,在互助中培养合作精神,在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艺术学部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和志愿服务,包括赛事、场馆志愿服务,敬老、助残、扶弱等社区服务,用艺术特长为社会带来温暖和关爱。外语学部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调研活动,充分锻炼沟通、组织等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云端架桥,协同育人。为进一步促进家校互动、协同育人,传媒学部组织辅导员开展线上“云”家访。寒假期间,辅导员共通过云端沟通60 余次,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讲、思想引导,解决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教育法政学部和经济管理学部辅导员通过电话与父母沟通,针对毕业班就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工作推荐和就业指导,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三方视频,互相拜年,了解家里过年情况,听取家长意见,为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建立深度联系。文学部和艺术学部开展“辅导员云家访”活动,辅导员就学生日常在校状况和寒假规划等情况与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提高育人实效。在这个寒假,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思考人生目标与职业规划,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我院将持续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假期开展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让思政工作真正“活”在生活里、“暖”在细节中、“实”在成长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春节是中国民间隆重且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和中国传统历法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基于此,文学部结合学院“学业能力提升”“思政不断线”及创新培养引领学生相关要求,面向2023级、2024级学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主策划开展“年味·春节”特色文化教育活动。活动以寒假为时间节点,以传统节日“春节”为抓手,设计“文字中的‘年味·春节’”“照片中的‘年味·春节’”“影像中的‘年味·春节’”“书画中的‘年味·春节’”四大板块。自文学、摄影、摄像、书画四个角度,立体且有层次地引领学生记录传统、思考传统、感悟传统,加强了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教育。2024年12月27日正式布置并提出相关要求,于2025年2月16日正式结束。经统计,活动共收集散文作品584篇,摄影作品602幅,短视频作品20个,书画作品42幅。文学部历来重视学院对学生假期学业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和部署,找准学生学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情的结合点,着力打造具有学部特色的学生活动,提升活动效果。今后,文学部将不断找准定位,抓住重大历史文化节点,创新育人方式,提升育人质量。
2月17日下午,学院在图书馆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部署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献军主持。党委书记杨富兴传达了河北师范大学新学期中层干部会精神,部署了新学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要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党的建设与学院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要坚持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认真开展校内巡察整改,要以高质量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团工作。院长徐国强通报了寒假期间开展的重点工作,对新学期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作了部署。他提出,教育教学方面重点推进如下工作:一是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打造优势特色专业,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二是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推动教学管理提质增效,深入抓好学风建设。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大力推动教师团队建设。四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拓展“三全育人”阵地,深入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汇华特色的五育并举教育模式。五是不断提升招生就业质量。创新招生宣传工作,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徐国强强调,在管理服务方面,要积极谋划、编制学院发展规划,开展新一轮制度建设工作,持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与校园服务能力,发挥教辅单位的业务支撑作用,加强对附属单位的指导管理,多措并举推动学院稳步发展。副院长李振国传达了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我院新学期安全工作进行了布置。会议要求,中层管理人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为引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规范工作程序,注重工作实绩,以敏锐的洞察力抢抓发展机遇,建好汇华命运共同体,谱写学院发展新篇章。
16
2025.02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班车时刻表
区间一:师大北家属院 ⇄汇华学院路线:师大北家属院门口(方北路)(7:05/13:20)→体育大街与槐北路口(7:06/13:21)→汇华学院南门路线:汇华学院南门(12:05/17:55)→体育大街与槐北路口→师大北家属院门口(方北路)车牌号:冀A4870Y区间二:职技学院(原)⇄汇华学院路线:城建学校门口(7:05/13:20)→谈固南大街与东岗路口(7:06/13:21)→卓达书香园南门(7:07/13:23)→南二环与建华大街口(7:13/13:27)→河北师大(理科群1号楼东南侧)(7:18/13:30)→汇华学院南门路线:汇华学院南门(12:05/17:55)→河北师大北门口→南二环与翟营大街口→谈固南大街与塔南路口→谈固南大街与东岗路口→城建学校门口车牌号:冀ASX867区间三:河北师大 ⇄汇华学院路线:河北师大公教楼前(9:40)→汇华学院南门路线:汇华学院行政楼前(10:05)→河北师大公教楼前 注:此班车时刻表自2025年2月17日起执行,运行时间为教学周周一至周五。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24
2024.12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25年新年晚会通知
时间:12月27日(周五)19:00地点:汇华学院音乐厅简介:值此新年来临之际,艺术学部音乐学、舞蹈学专业,传媒学部播音主持专业共百余名学生为我们带了一场集声乐、器乐、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视听盛宴!
28
2024.11
【校园美育】艺术学部2024级音乐学、舞蹈学专业新生音乐会
活动主题:我们的新时代活动时间:2024年11月28日(周四)18:30活动地点:音乐厅活动简介: 本次音乐会是2024级音乐学、舞蹈学专业入学后的首场演出。经过师生精心组织、认真编排,积极筹备了声乐、器乐、舞蹈等节目共计12个。此次音乐会旨在为新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提升艺术修养。欢迎全校师生参观指导。主办单位:艺术学部
19
2024.11
【校园美育】艺术学部2023级美术学《山水/风景写生》课程作品展
展览主题:秋色连波展览时间:2024年11月18日—11月22日展览地点:艺术学部第三教学楼一楼展厅展览简介:本次展出的是2023级美术学风景写生作品。同学们走进太行山,邂逅自然之美,品味独特人文,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太行山水与乡村民居。展出作品近百幅,有中国画、油画、速写等。通过风景写生培养了同学们对美的感知与表现能力,欢迎师生莅临指导。主办单位:艺术学部
07
2024.11
【校园美育】艺术学部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专业风景写生作品展
展览主题:秋行太行展览时间:2024年11月11日—11月15日展览地点:艺术学部第三教学楼一楼展厅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是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专业的风景写生作品展。学生们用画笔记录邢台坡子村的乡间景象、巍巍太行、广阔田野、质朴民居、斑驳小路等。展览共展出作品120余幅,作品种类有水彩、水粉、装饰绘画、快速表现等。旨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造型能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对自然再创造的能力。欢迎师生莅临指导。主办单位:艺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