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汇华名家讲堂】北京大学教授宋朝龙应邀来我院讲学

    5月31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宋朝龙教授应邀莅临我院“汇华名家讲堂”,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两场专题报告。上午的报告主题为“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由副院长黄文艳主持。宋朝龙教授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时间规律和空间结构、近代西方的崛起及其限度、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在21世纪的使命等五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进一步拓展了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把握。报告中,宋教授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了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化历程;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近代西方崛起的秘密和西方文明的内在障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揭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制度优势。下午的报告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共党史与党建”,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献军主持。宋朝龙教授以古今中外对比为主线,从政治正义理念的理解出发,对不同政治哲学的差别进行了解释,强调了在中西方话语权冲突激烈的当下实现话语自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政治哲学的理念:制度正义;二是古代的政治正义理念;三是近代西方的政治正义理念;四是马克思的政治正义理念;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共党史与党建。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让听众对中国的政治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思政课教师认识到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要在培育青少年“四个自信”方面下功夫。两场报告内容丰富翔实,为我院师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中共党史与党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宋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以及讲座中对东西方历史、现实与经典的精妙引用,使讲座极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学术报告会,还吸引了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及汇华小学的部分教师参加。报告进一步拓宽了师生视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迪。

  •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在“武书连2024年全国独立学院排名榜”中列师范类第一名

    近日,武书连2024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发布,在武书连2024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中,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位列河北省第2,全国第17;在师范类排名中更是独占鳌头,位居第一。武书连独立学院排行榜以综合实力排名和择校顺序排名为主线,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升学率、新生质量、学科门类、专业类、本科专业、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排名为辅,全面地展示了145所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秉承河北师范大学百年学府的办学传统和优质资源,注重内涵建设,强化教育、教学和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设有9个学部,47个本科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致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逐步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教师教育为特色、师范类专业与应用技术专业并行发展、社会声誉卓著的先进独立学院。

  • 我院举办外语历史剧展演

    5月30日下午,“响应时代呼唤,赓续红色血脉”外语历史剧展演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汇华学院院长徐国强、外语学部部长孟秋菊、学生工作副部长孙弋岚、外语学部教师以及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教师出席活动。外语历史剧展演自2018年开展,是我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2023级英语、日语、俄语专业学生借助历史剧这一艺术形式,用多种语言,生动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关键事件。日语专业学生通过《青年领袖在日本的思想启迪》揭示了革命先驱在海外求学时的心路历程;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红船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胜利》等剧目,展现了从国际政治较量到国内爱国运动,再到党的重要会议和胜利时刻的壮阔图景;俄语专业则通过《八月风暴》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抵抗外侵中的英勇与团结。同学们的倾情演绎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担当。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了“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模式”。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生与大学生同台表演历史剧、小学生的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红星歌》等展现了祖国的花朵不甘示弱、时刻准备接棒的少年伟志。外语历史剧展演将大学与中小学思政课结合在一起,凝聚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合力。院长徐国强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外语历史剧作为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实践项目和外语学部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程的一种突破。外语历史剧的探索,塑造了一条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情感、从生硬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体验的新道路,培养了学生们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思政课堂真正成为滋养青年心灵的沃土。

  • 【汇华名家讲堂】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题目: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时间:5月31日(周五)上午9点地点: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主办单位∶汇华学院承办单位:教务处、法政学部主讲人及简介:宋朝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出版《世界大变局下中西现代化道路比较》《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技术决定论批判》 《边缘社会主义的起源》等专著3部,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范式转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等编著2部,参编《马藏:<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近年来运用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多篇论文,对金融资本帝国的形成、结构、 危机、趋势及替代道路进行了分析。

  • 【汇华名家讲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共党史与党建

    题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共党史与党建时间:5月31日(周五)下午2:30地点: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主办单位∶汇华学院承办单位:学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教务处主讲人及简介:宋朝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出版《世界大变局下中西现代化道路比较》《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技术决定论批判》 《边缘社会主义的起源》等专著3部,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范式转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等编著2部,参编《马藏:<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近年来运用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多篇论文,对金融资本帝国的形成、结构、 危机、趋势及替代道路进行了分析。

  • 我院举办大中小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讲座

    5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新应邀在汇华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进行了题为《大中小贯通的课堂教学改革疑难与破解之道—以对分课堂为例》的报告。此次报告会由河北省高师培训中心、河北师大教育集团、汇华学院联合举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相关教师、各附属学校教师、汇华学院中层及部分师生共同参会。报告由汇华学院副院长闵杰主持。张学新教授从大中小课堂教学改革贯通的疑难出发,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破解之道。他系统阐述了对分课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模式,指出对分课堂整合讲授法、独学法、讨论法和启发法,系统贯彻四大学习理论和三大教学理论,通过重新定义课堂和师生关系,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实质性变革。他运用教学范例,引领现场的老师们重点了解了对分课堂基于科学教学四元逻辑的教学实施过程,同时结合大量实例,向各位老师展现了对分课堂的科学性、高效性与广泛的适配性,并对参会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报告现场气氛活跃,与会老师热烈讨论,积极提问。会后,参会老师表示,听完报告后非常解渴,意犹未尽,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拓展了教学思路,对个人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今后将紧跟先进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此外,张学新教授与附属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针对对分课堂的实际应用与推进大中小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交换了意见,为贯通大中小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

  • 艺术学部2020级舞蹈学专业毕业晚会“独忆舞贰”圆满成功

    5月9日,艺术学部2020级舞蹈学专业“独忆舞贰”毕业晚会在音乐厅圆满落幕,副院长闵杰、艺术学部部长秦笑笑等出席晚会,十余家用人单位受邀前来观摩此次晚会,同时晚会还吸引了校内师生的广泛关注,大家共同见证了这群年轻舞者们的成长与蜕变。晚会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身韵课堂部分所展开,展示了学生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诠释生命的感动与精彩;第二部分由民族民间舞蹈所呈现,巧用道具、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地表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谱写了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格特色的美好画卷;第三部分以舞蹈剧目为切入点,学生们身着华丽的服装,伴随着灵动的音乐,用优美的舞姿展现舞蹈的魅力,舞蹈班毕业生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巧和饱满的热情为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在舞者们的优美身姿下,一个个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舞蹈动作,一幅幅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画卷呈现在观众眼前。台上激情投入,台下掌声雷动。师生们回忆大学四年生活的片段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在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欢呼声中,演出逐渐走向尾声,晚会在所有人的欢笑与泪水中落幕。用人单位的观摩代表对晚会表示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艺术学部舞蹈学专业的毕业生们不仅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还拥有出色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表示,将积极关注这些优秀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此次“独忆舞贰”毕业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艺术学部舞蹈学专业的学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了解优秀毕业生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舞者们将继续在舞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汇华名家讲堂】书籍之路——美国汉籍收藏史漫谈

    讲座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30讲座地点: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主办单位:汇华学院承办单位:文学部主讲人:孙显斌主讲人简介:孙显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助理、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智能开发与利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科学史所科技典籍整理研究团队”首席专家。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科学技术史、数字人文等。主编《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创新丛书(第一辑 )》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出版专著《汉书颜师古注研究》、论文集《攻玉集》,“中国科技典籍选刊”主编,第一至七辑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整理《王祯农书》《物理小识》等。主持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历代典籍目录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第一期)”,参与开发“资治通鉴分析平台”“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等数字人文平台。内容简介: 报告以“书籍之路”为题,聚焦以书籍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史。具体从美国汉学发展与汉籍收藏的动力问题、美国汉籍收藏发展中的角色问题、美国汉籍收藏发展的制度因素三个方面概述美国汉籍收藏的历史及给我们启示,包括美国汉学发展史对今天发展国学或者中国古典学的借鉴意义。

  • 学院举办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2024届毕业生招聘会暨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地市专场招聘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就业关键期,搭建便捷交流平台,提供精准供需信息,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校际协同,积极开展就业“百日冲刺行动”,5月12日上午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联合5个地市人社局和周边6所高等院校共同举办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2024届毕业生招聘会暨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地市专场招聘会。这已经是汇华学院连续举办的第四届地市专场招聘会,地市专场招聘会定位准确,特色鲜明,针对性强,成功率高,深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欢迎。本次招聘会较往年相比地域跨度更大,邀请了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沧州五个地市及周边地区270多家企事业单位到校“招贤纳士”;范围更广,参会单位涵盖教育、金融、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零售业等13个行业,提供岗位8600余个;生源更充足,征集了西南高教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校,162个专业,本专科毕业生21700人。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学院党委书记杨富兴、副书记副院长刘献军、副院长闵杰,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白少双、河北女子职业学院副院长胡会来等各院校就业工作负责人及2024届毕业生辅导员来到招聘会现场,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认真听取用人单位意见,询问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求职进展。石家庄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主任孟宪明、邯郸市人社局人才中心三级调研员范开辉、保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韩铁军、邢台市人社局市场科科长吴素玲等各地市人社系统领导也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招聘会现场设立地市引才政策宣传专区,为毕业生开展当地引才政策解读。同时,设置了数字化就业服务展示区,向学生及企业展示云就业平台等数字化就业的新做法。

  • 【汇华名家讲堂】南开大学周云波教授来我院讲学

    5月10日上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周云波教授应邀莅临我院“汇华名家讲堂”,为师生作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报告。教务处处长赵秀丽主持报告会。周云波教授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曾实施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和举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激励和监督问题,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率;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各方面全面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系列改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制度基础,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农业生产和技术创新相对落后等诸多挑战。他对未来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建议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途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周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详细讲解。整场报告,视野开阔,立意深远,深入浅出,内容详实。在场师生表示受益匪浅。同日,周云波教授还与我院思政理论课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院长徐国强主持座谈会。周云波向在场的教师们分享了教学心得,并回答了教师们的提问。他指出,上好一堂课除了讲授理论知识,还需要鲜活的案例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鼓励大家平时多积累;建议多带学生出去走走,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主讲人简介:周云波,经济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开经济研究》副主编,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与贫困问题,在国内外CSSCI和SSCI 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等上发表论文 70余篇;独立和与他人合作出版中文专著 15部、英文专著2部;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5项。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天津市文化宣传“五个一批”人才。